腦溢血需採取綜合治療的措施,大部分以內科治療為主,病情危重或者有繼發因素的患者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期間必須加強護理,密切監測各項生命指標,術後要進行規範康復訓練,可配合物理治療,促使神經功能恢復。以下是腦溢血的具體恢復方法。
1.內科治療。內科治療的目的在於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等,可適當使用利尿劑,比如甘露醇、果糖甘油等,以及時降低顱內壓,避免形成腦疝,降低死亡的風險。在降壓的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血壓的變化,每隔5~10分鐘要檢測一次血壓。如果出血量比較多,需使用止血劑,比如止血環酸、氨基己酸等。
2.外科治療。如果是重度腦溢血,內科治療效果不佳,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在於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減輕腦組織損傷,手術方式主要有開顱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及微創手術等。如果伴有意識障礙、腦積水等,可進行腦室引流術。
3.康復治療。發生腦溢血後,如果生命體徵平穩,病情比較穩定,需及早接受康復訓練,包括功能訓練、運動訓練及協調訓練等,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生活質量。
4.物理治療。在接受康復訓練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物理治療,比如電刺激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
以上是腦溢血的恢復方法,包括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康復治療及物理治療等,其中內科治療是主要方法,適合輕症和中症患者,重症患者常常要接受外科治療。這種病的預後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直接相關,不少患者會遺留各種後遺症,比如吞咽困難、語言困難、運動障礙等,需要長期接受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