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癬與白塞氏病不同,有著本質區別。如疾病定義和好發群體,前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好發於老人和兒童;而白塞氏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系統性血管炎症疾病,可發於任何年齡段人群,不受限制。除此,扁平苔癬與白塞氏病還有三大顯著區別,分別是症狀、診斷、治療等,詳細介紹如下。
區別一、臨床表現
扁平苔癬好發於四肢內側,出現後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紫紅色扁平丘疹、瘙癢以及局部乾燥、糜爛、滲液、苔蘚樣變等。
白塞氏病症狀表現複雜,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口腔潰瘍、外陰潰瘍以及皮膚病變、視力障礙、失明、腹痛、腹脹、腹瀉、心肌梗死、靜脈血栓、瓣膜關閉不全、關節疼痛腫脹等。
區別二、檢查診斷
確診扁平苔癬,需要從兩方面進行,分別是病史和相關醫學檢查。其中相關醫學檢查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組織病理學檢查、直接免疫螢光檢查、抽血檢查等。
白塞氏病的診斷檢查方法主要有醫生查體、血常規檢查、結核菌素試驗檢查、腦磁共振成像檢查、肺部X線檢查、胃腸鋇劑造影檢查、CT檢查、針刺檢查等。
區別三、治療方法
患有扁平苔癬,可以考慮採用四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分別是維A酸類藥物治療、光化學治療、激光治療、液氮冷凍治療等。
而白塞氏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症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危害,恢復健康的生活。如患者有嚴重的眼炎、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症狀,可以考慮進行環磷酰胺治療,緩解病症,減輕不適。
扁平苔癬與白塞氏病的區別,主要就體現在症狀、診斷、治療等三方面,只有全面認識瞭解這些,才能根據自身不適做出準確判斷,進行對因對症醫治,健康恢復。另外,在扁平苔癬與白塞氏病治療恢復期間,還要注意加強營養,增強體質,促進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