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類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引發的慢性疾病,會對患者的身體以及身心健康都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尤其急性發作期內會導致關節部位產生劇烈疼痛,甚至還會影響正常的活動功能。患病之後需要做好個人日常護理,急性發作期內也應該採取有效措施來快速緩解疼痛。那麼,急性痛風怎麼治療好的比較快呢?
第一、口服藥物治療。急性痛風發作時,通常需要應用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秋水仙鹼。秋水仙鹼的藥效發揮比較快,一般只要用藥兩三次左右,症狀就能得到有效緩解。不過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包括腹瀉、惡心等。必要情況下還可以應用非甾體抗炎止痛類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塞來昔布。如果以上這些藥物都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則可以應用激素類的藥物。這類藥物的藥效比較強,起效也很快,但是會對患者的胃腸、骨骼等多個方面造成不良反應。
第二、適當臥床休息。急性發作期內身體的多個關節會產生劇烈疼痛,此時一定要盡可能臥床休息,之後可以配合冰敷或者抬高患肢的方式進行自我調節,這種方法能夠幫助減緩血液流動速度,從而來減輕局部疼痛的症狀。同時還可以通過局部外敷膏藥的方式來起到通絡止痛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比如通絡祛痛膏、麝香海馬追風膏等。
第三、做好飲食調節。痛風發作出現劇烈疼痛時,一定要注意調節飲食。建議平時保證低嘌呤的飲食結構,多吃馬鈴薯、柑橘等食物,可以有效鹼化尿液,幫助緩解疼痛。但是一定不要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包括濃湯、海鮮、動物內臟等。
對於痛風患者而言,只要在飲食上有所忌口,盡可能多喝水,多吃低嘌呤的飲食,再加上合理口服藥物,將尿酸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能大大降低痛風的發作幾率。反之,經常隨心所欲的胡吃海喝,就會導致痛風反復發作,而且還會影響身體的正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