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血管性炎症,主要發生在四肢遠端的中小動靜脈。這種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氣候、男性激素、免疫系統紊亂有一定關係。在疾病發作初期,患肢從外觀上會呈現蒼白之色,並常常伴有肢體乏力酸脹的感覺。當病情進入後期,患肢末端就會慢慢變黑、潰爛,進而發生壞死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盡早採取有效措施。那麼,腳心脈管炎如何治療呢?
腳心屬於脈管炎發作的常見部位,會對患者肢體功能造成一定影響。通常情況下,在發現不適症狀後,患者就應該盡早到醫院接受診治,切不可拖延病情。在病情初期,醫護人員會給患者使用血管擴張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避免動脈發生堵塞,改善血液循環,進而起到緩解病症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症狀消失後,患者依舊需要根據醫囑服用藥物,一定不要放鬆警惕。
當腳心出現脈管炎症狀,首先需要運用CT血管成像、或者血管造影技術來確定動脈狹窄程度。若病情較為嚴重,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建議進行乾細胞移植,必要時可以手術治療,以便有效控制病情。此外生活中,要嚴格戒煙,提高保暖抗寒意識,防止腳部出現凍傷。同時應該控制焦慮、恐懼的情緒,積極面對病情。
綜上所述,很多脈管炎患者發病時,腳心都會出現不良症狀。對於輕症患者來說,可以通過藥物來緩解病情,並在生活中進行積極的護理,這樣可以盡量避免疾病再次加重。如果已經出現潰爛或者末端發黑的現象,則說明已經出現組織壞死。這種情況下,血管重建手術並不能起到腦效果,應該考慮進行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