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中醫的說法,中醫認為自然界中的氣候潮濕是導致濕氣重的根本來源,而濕氣重的人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變化,容易引起懶散、乏力、困倦、胸悶等症狀。面對濕氣,許多人都恨為甚麼不能快速清除,其實去濕氣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大家應該盡早的進行準確的判斷,採取相關的措施調理,否則濕氣加重之後,會增加治療的難度。那麼濕氣重該如何判斷呢?
一、看舌苔
判斷濕氣重不重可以看舌苔的顏色變化和形狀,正常舌苔的顏色應該是白色,薄白見底、比較濕潤。而濕氣重的人,舌苔十分厚膩,周圍伴有齒痕。而且在伸出來之後,表面會變得水汪汪。
二、看臨床症狀
濕氣重的人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表現,一旦由外侵犯到了肌膚表面,將會有肌肉酸痛無力、發熱怕冷等現象,而侵犯到了關節和頭部時,關節和頭部都會變得沈重。此外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不舒服,食慾減退,大便粘膩、肚子脹、以及下肢水腫等表現。尤其是女性在身體濕氣嚴重的情況下,月經也會發生變化,不僅會有痛經,手腳冰涼的症狀產生,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受孕困難,子宮寒冷。
三、看身體的變化
如果頭髮和面部容易出油、經常會變得油膩、頭昏腦脹、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則代表體內的濕氣較重。而男性患者會有遺精、早洩的不良症狀。此外體型虛胖的人大多都有痰濕,也就是所謂的水腫。
當出現了上述的這些症狀之後都基本上都可以判斷為體內的濕氣重,俗話說一濕不除,百病之深,可見濕氣對於身體的危害是特別大的,因此要盡早的去看中醫,讓醫生辨證之後再告知詳細的調理方法。以免濕氣持續加重,導致患上更多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