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脾胃虛弱、濕氣重,從中醫的角度分析是肝膽濕熱證,可遵醫囑服用龍膽瀉肝丸、黨參理中丸、丹梔逍遙丸、附子理中丸、參苓白術散等中成藥。此外,香砂胃苓丸、小建中合劑等中成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肝火大、濕氣重、脾胃不好所造成的症狀。
1.龍膽瀉肝丸:用於清瀉肝膽實火,緩解肝火旺盛濕熱所致的口苦、目赤腫痛等不適症狀。龍膽草、澤瀉、木通清利濕熱,引火從小便排出;生地滋養陰血,當歸活血,甘草調和諸藥,有瀉有補,既可瀉肝火,緩解肝火旺盛濕氣重濁導致的腹脹、口苦症狀,又能補養陰血,緩解脾胃運化障礙導致的食少、消化不良等症狀;
2.黨參理中丸
黨參理中丸主要的功效是溫中散寒,健胃。用於脾胃虛寒,嘔吐洩瀉,胸滿腹痛,消化不良;
3.丹梔逍遙丸
可用於疏肝解郁,清熱瀉火,導熱下行,緩解肝火旺盛導致的胸脅脹痛、口苦等症狀;茯苓可益氣健脾,化生氣血,推動氣血運行,緩解脾胃不和症狀;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散寒、益氣健脾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溫、按壓、嘔吐、腹瀉。因此,當患者出現四肢冰冷、身體冰冷、腹痛腹瀉或年老體弱等症狀時,採用附子理中丸進行治療,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它還能調節胃腸運動,增強體力和抗寒能力。附子理中丸對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還能提高脾虛動物的免疫功能;
5.參苓白術散
可以補益脾胃,推動氣血運行,推動濕氣運行排出體外,通過調節胃腸功能,緩解脾胃虛弱運化障礙導致的肝火旺盛、濕氣重,口苦、大便不調等症狀;
6.香砂胃苓丸
用來治療胃陽不足以及濕氣瘀滯所造成的胃痛和胃內脘悶不舒。香砂胃苓丸是一種中成藥物,裡面含有砂仁和木香以及白術和陳皮等多種中藥成分,能夠有效的治療水濕內停所引起的嘔吐和洩瀉以及浮腫,還可以改善濕氣重所造成的小便不利;
7.小建中合劑
小建中合劑中藥物配伍,共湊具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的功效,治療效果確切。小建中合劑適用於氣血陰陽兩虛之虛勞,但不適用於陰虛火旺之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