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炎症通常是病原菌侵入陰道引發的炎症病變,比較常見的婦科炎症有附件炎、前庭大腺炎、陰道炎、外陰炎、宮頸炎等。患者主要會出現的症狀有白帶增多、下腹部疼痛、月經量增多、經期腹部疼痛等,有時還會出現全身感染症狀。需要完善好各項檢查,然後使用正確方式治療,下面就來看一下怎麼查婦科有沒有炎症?
1.陰道分泌物檢查
這項檢查是取陰道分泌物做塗片、培養等,可以判斷是否存在婦科炎症,也能查找出病原菌類型。但如果正處在月經期間,就不建議做陰道分泌物檢查,因為會有經血污染,檢查結果就不會很準確。
2.抽血檢查
抽血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炎症指標、血培養等。血常規的目的是判斷婦科是否存在炎症感染,還有感染的嚴重程度,是通過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的數量診斷。而炎症指標主要包括C反應蛋白、紅細胞沈降率等,檢查目的也是判斷是否存在炎症。
3.影像學檢查
想判斷婦科是否存在炎症,可以做婦科彩超檢查,判斷生殖器官的形態,查找清楚感染的部位,常用的方法是經陰道彩超檢查、盆腔彩超檢查等。但月經期間不能通過陰道做婦科檢查,比如經陰道彩超、三合診、雙合診等,因為感染的幾率比較大,檢查結果也會不正確。
4.婦科查體
主要是通過器械、觸摸等方式來檢查生殖器官,查體的手法有三合診、雙合診,主要是判斷是否存在婦科炎症以及炎症所處的部位。
檢查婦科炎症的方法就是以上這些,如果的確存在炎症病變,可以使用抗感染方式治療。治療期間要避免性生活,否則會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如果用藥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效果,或者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就要及時復診,然後考慮手術治療,這樣才能讓身體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