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就診於神經外科,是一種慢性脊髓變性疾病,主要發生在2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這種病有多種分型,包括交通型、萎縮型、非交通型和腫瘤型,發病比較隱匿,病程可長達幾十年。患者會出現感覺症狀及運動症狀,具體表現為感覺過敏、分離性感覺障礙、肌肉萎縮等,那麼脊髓空洞症不手術可以嗎?
1.藥物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脊髓空洞症需要接受手術才能治癒,但是部分患者存在手術禁忌症,可以先接受保守治療,比如藥物治療。患者可以服用營養神經藥物來改善微循環神經功能,比如維生素B12。其它治療藥物還有血管擴張劑、神經細胞代謝功能活化劑等,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但藥物的效果有限。
2.物理治療。脊髓空洞症還可以導致自主神經損害,患者也可以接受物理治療,包括針灸治療、高壓氧治療、推拿治療等,這些方法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避免肌肉萎縮。
3.中醫治療。患者還可以接受中醫治療,有效的藥方包括虎潛丸、地黃飲子、桂附八味丸等。虎潛丸具有滋補肝腎、添津益髓的作用,能夠一定程度緩解脊髓空洞症導致的神經症狀。
以上是脊髓空洞症的非手術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中醫治療等。在大多數情況以下,一旦確診為脊髓空洞症,應及時接受手術方法,手術方式有很多,比如後顱窩減壓術、後顱窩減壓並硬膜成形術等,要根據原發病的類型進行選擇。大部分患者接受手術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最大程度減輕功能缺陷,獲得較好的預後。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患者要多補充高蛋白和高能量食物,以促進神經細胞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