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顱內外血管搭橋術是治療腦血管疾病比較常用的手術方式,該手術主要適用於煙霧病、動脈粥樣硬化性頸內動脈閉塞、顱內複雜性動脈瘤,以及顱底腫瘤侵犯血管,阻斷血流的情況。那麼,對於這一術式,臨床上都有哪些常見的手術方法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直接搭橋術:
1.低流量搭橋:低流量旁路移植術是將頸外動脈分支直接與顱內血管進行端側吻合,或是在供血與受血動脈之間移植一段自體血管,比如大隱靜脈、橈動脈等,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吻合術、顳淺動脈-大腦後動脈吻合術等等。
2.高流量搭橋:該術式是通過增加供血動脈或者受血動脈的血管直徑來達到提高腦血供的目的。主要的手術方式有頸外動脈-橈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頸總動脈-移植靜脈-大腦中動脈吻合術等。
3.原位搭橋:該術式是通過側-側吻合,將顱內2條動脈連接在一起,其中一支作為供血動脈,另一支作為受血動脈,或者是通過端-端吻合的方式,將切除動脈瘤後的動脈吻合在一起,進而實現血運的重建。此方法對術者的顯微操作技術有較高的要求,而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術式有大腦前動脈第3段-大腦前動脈第3段吻合術、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後下動脈吻合術等。
二、間接搭橋術:
間接搭橋術主要是利用大網膜、頭皮動脈、硬腦膜動脈或顳肌,與大腦皮層粘連形成血管。臨床上主要的方式有腦-硬腦膜-動脈融合術、腦-硬腦膜動脈-顳肌融合術等。
通過以上所言,相信大家對顱內外血管搭橋術的具體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在臨床上,使用該手術治療腦血管疾病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增加腦血流量,來恢復腦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在一些腦動脈瘤或是顱內腫瘤的手術當中,該術式則是為降低顱內動脈出血的風險而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