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之後又排褐色分泌物,往往伴隨著異味,但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現象,一般過一周之後就能自行消退,嚴重的要接受相關治療,治療期間要禁止同房,導致這種症狀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導致月經走後又出現褐色分泌物的具體原因都有哪些呢?
1.經血倒流
在月經剛剛排完的時候,如果不忌口,吃了一些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又或者沾染了涼水,都有可能導致經血倒流。因為受到冷水的刺激,子宮會強烈收縮,從而導致經血流倒流。
2.黃體萎縮不全
當黃體發生萎縮不全,也有可能導致月經走後又有褐色分泌物。
3.子宮內膜脫落不乾淨
當子宮內膜沒有完全從子宮上脫落乾淨時,還會繼續慢慢脫落,從而導致褐色分泌物的回流,也就是經期延長。
4.個人衛生沒做好
平常經期時要多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工作,因為衛生做得不到位會引發炎症,會進一步侵犯子宮內膜,導致其發炎。且子宮炎症期間子宮內膜的脫落是不規則的,所以會有經血不乾淨的現象,甚至有經血乾淨後又出血的症狀。最好去醫院婦科做檢查,檢查宮體是否有按壓疼痛感,血常規檢查也要查,看血象是否升高,子宮炎症需要及時做抗炎治療。
5.排卵期
在排卵期的前後也會有少量的陰道出血,此時的血量少,因此是褐色的,持續時間還長。此外,妊娠因素與內分泌失調也都可能導致經期後又出血。
其中排卵期只是少量的褐色血,是不需要特殊治療,因為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而如果出血量比較大持續時間又長,需要做預防感染與止血的治療。導致月經期後又流血的原因有很多,具體是甚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才能確診。飲食上要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出血量不止,還可以口服宮血寧止血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