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引起低顱壓性頭痛的原因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2-12-28 21:02:11
孫永安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當腦脊液壓力突然下降時,患者會出現頭痛症狀,稱為低顱壓性頭痛。低顱壓性頭痛並不是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容易被誤診,需要進行腰穿來測定腦脊液壓力,才能確診該病。這種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體質虛弱的女性比較常見頭痛,多表現為鈍痛或者搏動樣疼痛,常伴有惡心、眩暈、耳鳴等症狀。那麼引起低顱壓性頭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在臨床上,低顱壓性頭痛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兩者的病因是不同的。

1.原發性頭痛。原發性低顱壓性頭痛通常是血管舒縮障礙造成的,血管收縮障礙會導致腦脊液分泌減少,從而引發頭痛症狀。患者接受腰穿檢查,發現腦脊液壓力低於70mmH2O。如不及時接受治療,疼痛會持續存在並緩慢加重,患者直立時頭痛會加重,平躺時減輕。

2.繼發性頭痛。繼發性低顱壓性頭痛通常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感染、腦膜炎、過度換氣、低血壓等造成的,這些疾病都會導致腦脊液生成減少,使得腦組織移位,腦神經遭受牽拉,從而引起頭痛症狀。如果有明確的病因,患者需接受病因治療,及時控制感染,糾正酸中毒和脫水。在治療期間患者,要臥床休息,可注射無菌生理鹽水來緩解頭痛症狀。

根據上文的介紹,低顱壓性頭痛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分別由不同的病因引起。低顱壓性頭痛主要表現為輕中度鈍痛或者搏動樣疼痛,常常伴有惡心、嘔吐、耳鳴、視物模糊等症狀,疼痛會隨著體位改變而加重或緩解。如果休息或藥物治療無效,患者需住院治療,密切留意顱內壓的變化情況。

引起低顱壓性頭痛的原因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