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蛋白尿和尿常規雖然都是對尿液中的蛋白含量進行的檢測,但數據內容和用途不同。有時候兩種項目的檢測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人不清楚應該怎樣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讀懂24小時蛋白尿和尿常規,首先要瞭解一下它們的區別。
1.24小時尿蛋白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從早上起床後的第一次小便開始,將全天24小時所排出的所有小便都積攢起來,集中放到一個容器中混合均勻。然後從中抽取100~200毫升左右的尿液作為樣本,進行分段化驗,從而計算出24小時內排出的尿蛋白總量。尿常規檢查通常選擇任意時間的尿液作為樣本,大多數情況下選擇的是早晨,時間隨機,反應的是檢測時的尿液情況而非全天。
2.尿常規檢測對尿液進行初篩,所包含的數據較多,包括尿液的尿紅細胞、白細胞、尿的PH值以及尿糖等,是常規體檢中的基礎項目。在尿蛋白方面,只顯示是否有尿蛋白,並不能檢測具體數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對24小時內所排出的尿液蛋白總量進行精准的化驗,是判斷腎臟是否受損以及腎臟功能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對腎臟病的治療尤其是慢性腎病的治療有重要的指導借鑒價值。
3.尿常規的檢測流程比較簡單,檢測結果更加快捷;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的樣本採集時間長,採集過程較為繁瑣,可能會存在尿液丟失,定時不準確等情況,需要重復取樣。
在尿常規檢測結果中,尿蛋白的正常情況為陰性,如果呈現出陽性,這時就需要加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了。而在取樣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如果24小時蛋白尿和尿常規的數據出現了明顯的分歧和不相符,那麼以前者的檢查結果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