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蛀牙痛可能是孕期飲食習慣改變、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滋生、牙齒結構薄弱、牙髓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加強口腔清潔、去除牙菌斑、修復牙齒、根管治療等。
1. 孕期飲食習慣改變:臨產時孕婦常攝入較多甜食和精細食物,易導致牙齒齲壞疼痛。此時應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甜食和黏性食物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既能增強飽腹感,又有助於清潔牙齒,降低齲齒進一步發展風險。
2. 口腔衛生不良:孕期身體變化使孕婦可能忽視口腔清潔,食物殘渣易殘留。要加強口腔清潔,早晚使用軟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仔細刷牙,飯後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時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
3. 牙菌斑滋生:口腔內細菌易形成牙菌斑腐蝕牙齒。可通過洗牙去除牙菌斑,洗牙後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西帕依固齦液,抑制口腔細菌滋生,維護口腔微生態平衡,緩解蛀牙痛。
4. 牙齒結構薄弱:部分人牙齒本身礦化程度低或發育不良,更易患齲齒。對於這種情況,可在醫生評估後進行牙齒修復,如使用樹脂材料填充齲洞,恢復牙齒外形和功能,防止齲壞進一步發展。
5. 牙髓炎:若齲齒嚴重侵犯牙髓引發牙髓炎導致疼痛。需進行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牙髓組織,消除炎症。治療後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疼痛和炎症。
臨產時出現蛀牙痛要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日常要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飲食合理均衡,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刺激牙齒,降低牙齒疾病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