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痛可能是激素水平變化、飲食習慣改變、口腔衛生不良、齲齒、牙髓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習慣、保持口腔清潔、補牙、根管治療等。
1. 激素水平變化:孕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會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易引發牙齦炎症導致牙痛。日常要格外注意口腔清潔,飯後及時用溫水漱口,可使用孕婦專用漱口水抑制細菌滋生。若疼痛嚴重,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丁硼乳膏,緩解牙齦炎症減輕疼痛。
2. 飲食習慣改變:孕期常偏愛甜食或酸性食物,且進食次數增多,食物殘渣易殘留口腔,為細菌滋生提供條件,引發牙痛。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甜食和酸性食物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食物。進食後及時刷牙,使用軟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
3. 口腔衛生不良:孕期行動不便,可能忽視口腔清潔,導致牙菌斑、牙結石堆積,誘發牙痛。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三分鐘。可配合使用牙線,清理牙縫間食物殘渣。定期到口腔科進行口腔檢查和潔牙。
4. 齲齒:孕期口腔環境改變,牙齒抗酸性降低,易形成齲齒導致牙痛。對於淺齲和中齲,可在醫生操作下去除齲壞組織後進行補牙,使用樹脂材料恢復牙齒外形和功能。若齲洞較深接近牙髓,可能需先進行安撫治療,觀察無症狀後再補牙。
5. 牙髓炎:齲齒未及時治療,細菌感染牙髓引發牙髓炎,產生劇烈牙痛。在孕中期4 - 6 個月相對穩定階段,可在醫生評估後進行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牙髓組織,消毒根管後進行充填。治療過程中需嚴格遵循醫生指導,確保母嬰安全。
孕期要重視口腔健康,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出現牙痛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確保孕期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