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汁淤積全身癢可選擇的藥物有熊去氧膽酸、考來烯胺、苯巴比妥、利福平、納曲酮等。
1. 熊去氧膽酸:是治療膽汁淤積性疾病的常用藥物。它能夠促進內源性膽汁酸的分泌,增加膽汁酸池的容量,改善膽汁成分,減少膽汁中有害物質對膽管和肝細胞的損傷,從而減輕膽汁淤積,緩解因膽汁淤積引發的全身瘙癢症狀,且安全性較高,副作用相對較少。
2. 考來烯胺:作為一種陰離子交換樹脂,可在腸道內與膽汁酸結合,阻止膽汁酸的重吸收,促使肝臟將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降低血液中膽汁酸的濃度,進而減輕膽汁淤積導致的瘙癢。不過,可能會有便秘、惡心等不良反應。
3. 苯巴比妥:能誘導肝臟微粒體酶的活性,促進膽汁酸的代謝和排泄,提高肝臟對膽汁酸的處理能力,達到減輕膽汁淤積和緩解瘙癢的效果。但可能會引起嗜睡、頭暈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症狀。
4. 利福平:通過誘導肝臟藥物代謝酶,增強膽汁酸的代謝和排泄,降低膽汁酸在體內的蓄積,從而緩解瘙癢。不過,使用時需注意監測肝功能,因為可能會對肝臟產生一定影響。
5. 納曲酮:是一種阿片受體拮抗劑,可通過阻斷阿片受體,減少內源性阿片肽介導的瘙癢信號傳導,從而減輕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症狀。但可能會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在用藥治療膽汁淤積全身癢時,務必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按時按量服藥。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損引發感染。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定期復查肝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