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一般位於膽囊內,也可出現在膽管系統。
膽囊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膽汁中的膽固醇、膽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調時,容易析出結晶形成結石,所以膽囊是膽結石常見的存在部位。當膽囊收縮排出膽汁時,部分較小的結石可能會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管,進而在膽管內停留,引發膽管結石。膽管又分為肝內膽管和肝外膽管,結石在不同部位的膽管,引發的症狀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肝內膽管結石通常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等因素有關,由於位置較深,診斷和治療相對複雜。肝外膽管結石除了來自膽囊,也可能原發於膽管系統,會影響膽汁的正常排泄,導致黃疸、腹痛等症狀。
日常生活中,為預防膽結石的發生,應保持規律的飲食,避免長期不吃早餐,因為空腹時間過長會使膽汁在膽囊內過度濃縮,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同時,要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膽汁淤積。適當進行體育鍛鍊,保持健康的體重,也有助於維持膽囊和膽管的正常功能。若發現膽結石,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