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熱可選擇的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柴胡注射液、羚羊角粉等。
1. 對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釋放,而產生周圍血管擴張,引起出汗以達到解熱作用,同時能抑制PGE1、緩激肽和組胺等作用,提高痛閾而產生鎮痛效果。適用於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發熱,安全性較高,按說明書或醫囑使用即可。
2. 布洛芬:屬於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感受,達到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能有效緩解低熱症狀,胃腸道刺激相對較小,但也需注意按規定劑量服用。
3. 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等作用。通過抑制體內的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合成,從而發揮退熱效果。不過,其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如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出血等,使用時需謹慎評估。
4. 柴胡注射液:為中成藥注射液,主要成分柴胡具有解表退熱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瘧疾等發熱,是一種相對安全有效的退熱藥物,尤其適用於一些不適宜使用西藥的人群。
5. 羚羊角粉:是一種傳統的中藥,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等功效,對於溫熱病高熱神昏、譫語躁狂等有一定作用,可輔助緩解低熱症狀,且副作用相對較少。
低熱時用藥需謹慎,要先明確發熱原因。若持續低熱或用藥後症狀無改善,應及時就醫。同時,用藥期間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水分攝入,飲食清淡易消化,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