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針灸治療眩暈時如何選用穴位

發佈時間:2025-10-29 05:39:49

針灸治療眩暈常選用百會、風池、內關、太衝、足三里等穴位。

1. 百會: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此穴為諸陽之會,能升提氣血、醒腦開竅,可有效改善眩暈引發的頭部昏沈等不適症狀,對各種類型眩暈均有較好療效。

2.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風池穴可祛風通絡、清利頭目,能緩解因外感風邪或肝陽上擾等導致的眩暈,減輕頭暈及頭頸部不適。

3.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能寬胸理氣、和胃降逆,對於眩暈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4. 太衝:在足背側,當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太衝為肝經原穴,可平肝潛陽、清肝瀉火,對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如頭目脹痛、口苦咽乾等有顯著效果。

5.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足三里能健脾和胃、益氣養血,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眩暈,增強身體整體的氣血供應。

眩暈患者在接受針灸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與過度勞累。飲食上,盡量清淡,減少油膩、辛辣及刺激性食物攝入。適當進行舒緩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同時,需按醫生要求定期復診,以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針灸治療眩暈時如何選用穴位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