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加強營養支持、採取隔離措施、進行消毒處理、必要時手術治療等。
1.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多重耐藥菌感染時,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至關重要。由於多重耐藥菌對多種常見抗菌藥物耐藥,需通過藥敏試驗精准選擇敏感抗菌藥物。遵醫囑使用注射用美羅培南、鹽酸莫西沙星片、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這些藥物能針對性抑制或殺滅多重耐藥菌,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影響細菌核酸代謝等,從而控制感染,避免因不恰當用藥導致耐藥情況加重。
2. 加強營養支持:多重耐藥菌感染會消耗機體大量能量,導致患者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加強營養支持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力。給予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蔬果等,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使免疫系統更好發揮作用,增強對多重耐藥菌的抵抗能力,促進身體恢復。
3. 採取隔離措施:多重耐藥菌具有較強傳播性,採取隔離措施可防止其傳播給其他患者和醫護人員。將感染患者安置在單人病房,限制人員出入,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時做好防護,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這樣能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避免多重耐藥菌在醫院環境中擴散,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保障其他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健康安全。
4. 進行消毒處理:多重耐藥菌在環境中存活能力較強,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能有效殺滅細菌。對患者居住病房的地面、傢具、醫療器械等進行定期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這些消毒劑能破壞細菌的結構和代謝功能,減少環境中多重耐藥菌數量,降低再次感染風險,營造安全的醫療環境。
5. 必要時手術治療:對於一些因多重耐藥菌感染引發嚴重局部病變,如膿腫形成、組織壞死等情況,手術治療可能是必要手段。通過手術清除感染病灶,如切開引流膿腫、切除壞死組織等,可直接去除大量細菌,減少細菌在體內的繁殖和擴散,同時結合抗菌藥物治療,有助於控制感染,促進病情好轉,提高患者治癒率。
多重耐藥菌感染治療期間,患者要保證充足休息,利於身體恢復。飲食上遵循營養均衡原則,增強自身抵抗力。嚴格按照醫護人員指導做好個人衛生,如勤洗手等。同時,積極配合各項治療措施,按時服藥、接受檢查等,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