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血沈高的常見原因有感染、炎症反應、貧血、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 感染:肝硬化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易遭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引發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感染髮生時,機體免疫系統被激活,炎症細胞釋放多種炎性介質,刺激血沈加快,以應對病原體入侵,血沈數值會明顯升高。
2. 炎症反應:肝硬化本身存在肝臟的慢性炎症,肝臟組織持續受到損傷與修復,這種炎症狀態可促使血沈增快。同時,腸道菌群失調等因素引發的腸道炎症,也會通過血液循環影響全身,導致血沈升高。
3. 貧血: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貧血情況,紅細胞數量減少或血紅蛋白降低,會使血液黏滯度發生改變,血沈受到影響而升高。而且貧血時身體處於相對缺氧狀態,會激活一系列生理反應,間接影響血沈。
4. 腫瘤: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增加,腫瘤細胞會釋放一些物質,影響血液成分和凝血機制,導致血沈加快。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周圍組織會出現炎症反應,也會促使血沈升高。
5. 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肝硬化患者可能合併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產生免疫復合物,這些物質可刺激血沈升高,血沈變化能反映疾病的活動程度。
肝硬化患者若發現血沈高,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讓肝臟有足夠時間修復。飲食上遵循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原則,多吃新鮮蔬果,避免食用粗糙、堅硬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同時,嚴格按醫囑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