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關節病通常是一種地方性、變形性骨關節病。
大骨關節病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年的骨骼與關節系統。發病機制較為複雜,一般認為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比如病區的土壤、飲水等可能含有某些致病物質或缺乏關鍵營養元素,導致軟骨細胞代謝異常,進而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患病後,關節會出現疼痛、增粗變形等症狀,活動時還可能伴有摩擦感或響聲。病情嚴重時,會導致關節功能障礙,影響正常的行走、勞動等日常活動。患者的身材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出現身材矮小、肢體畸形等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在大骨關節病流行區的人群,應注意改善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保證飲食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鈣、磷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同時,要關注飲用水的質量,盡量飲用清潔、衛生的水源。若出現關節不適等症狀,需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