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一般在5月至11月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個時間段相對更容易出現登革熱流行,不過不同地區因氣候等因素會有所差異。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伊蚊的繁殖和活動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5月至11月期間,氣溫較為溫暖,降水相對充沛,這樣的氣候條件為伊蚊提供了適宜的生存和繁殖環境。溫暖的氣溫利於伊蚊的卵孵化、幼蟲生長和成蟲活動,充足的降水形成的積水區域則為伊蚊提供了大量的孳生場所。
在5月至11月期間,戶外活動增多,與伊蚊接觸的機會也相應增加。而且此時伊蚊的種群數量處於較高水平,病毒傳播的風險也就大大提高。當伊蚊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人後,病毒在蚊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增殖,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將病毒傳播給新的宿主,從而導致登革熱的傳播和流行。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居住環境要定期清理積水,避免伊蚊孳生。外出時可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劑等。如果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近期的活動情況。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以便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