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或引發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血尿等膀胱炎症狀。
1. 尿頻: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會使尿液中糖分增加,為細菌滋生創造了良好環境。細菌在泌尿系統大量繁殖,刺激膀胱黏膜,導致膀胱的儲尿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尿頻症狀,患者排尿次數明顯增多,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2. 尿急:由於膀胱受到細菌感染引發炎症,膀胱黏膜處於敏感狀態,稍有尿液充盈就會產生強烈的尿意,使得患者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難以控制。
3. 尿痛: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及尿道,導致排尿時出現疼痛症狀。疼痛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的刺痛,重者則可能疼痛難忍,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4. 下腹部疼痛:膀胱炎發作時,炎症會波及膀胱周圍組織,引起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質多樣,可為隱痛、脹痛或墜痛,且在排尿前後可能會有所加重。
5. 血尿:嚴重的膀胱炎會導致膀胱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從而出現血尿症狀。血尿的程度不同,輕者尿液中可能僅出現少量血絲,重者尿液顏色可明顯變紅,甚至呈洗肉水樣。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嚴格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換內褲,多喝水、多排尿,以降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感染疾病的發生風險。若出現以上症狀,建議盡快尋求醫療幫助,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