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治療通常是將化療藥物或免疫制劑等通過導尿管注入膀胱內,讓藥物與膀胱黏膜充分接觸,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膀胱灌注治療主要用於膀胱癌的治療與預防復發。對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手術切除腫瘤後,進行膀胱灌注治療,可降低腫瘤復發風險。因為藥物直接作用於膀胱內壁,能殺死可能殘留的癌細胞,抑制其生長與擴散。
在灌注過程中,患者需先排空膀胱,然後通過導尿管將適量的灌注液緩慢注入。灌注液會在膀胱內保留一定時間,期間患者可能需要定時變換體位,使藥物均勻分布在膀胱各個部位,充分發揮作用。
灌注治療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膀胱刺激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等,還可能出現血尿。部分患者可能有全身反應,如發熱、乏力等。不過,這些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進行膀胱灌注治療後,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感染。日常需多喝水,增加排尿,有助於減輕藥物對膀胱的刺激。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定期進行灌注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