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無力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通過使用藥物來改善重症肌無力症狀。遵醫囑使用溴吡斯的明片,能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使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鹼堆積,增強神經肌肉傳遞功能,緩解肌無力症狀;遵醫囑使用潑尼松片,可抑制自身免疫反應,減少抗體生成,減輕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免疫損傷;遵醫囑使用硫唑嘌呤片,能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干擾嘌呤代謝,從而調節免疫功能,對重症肌無力病情起到控製作用。
2. 血漿置換:通過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經過血漿分離器分離出血漿,棄去含有致病抗體等有害物質的血漿,再將血細胞和補充的置換液回輸體內。這樣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乙酰膽鹼受體抗體等自身抗體,減輕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免疫攻擊,迅速改善重症肌無力患者的症狀,尤其適用於病情較重或急性加重期患者。
3. 免疫球蛋白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封閉乙酰膽鹼受體抗體,調節免疫功能,抑制自身抗體的產生,從而改善神經肌肉傳遞功能,緩解重症肌無力症狀。一般在病情急性進展期使用,能較快地控制病情發展。
4. 放射治療:利用高能射線對胸腺進行照射,破壞胸腺組織,減少胸腺產生的淋巴細胞,抑制免疫反應。因為重症肌無力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而胸腺在免疫調節中起重要作用,通過放射治療可調節免疫功能,對重症肌無力病情起到一定的控製作用。
5. 手術治療:對於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重症肌無力患者,可進行胸腺切除術。切除胸腺後,可減少自身抗體的產生,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免疫環境,從而緩解重症肌無力症狀,部分患者術後病情可得到明顯改善甚至緩解。
重症肌無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規律作息,防止感染,因為勞累和感染都可能誘發病情加重。同時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和用藥,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