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膿桿菌性肺炎的治療方案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療、對症治療、支持治療、呼吸治療、手術治療等。
1. 抗感染治療:綠膿桿菌性肺炎由綠膿桿菌感染引發,抗感染治療能直接針對病原菌。遵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他啶,其對綠膿桿菌有強大抗菌活性,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遵醫囑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能增強對綠膿桿菌的抗菌作用;遵醫囑使用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發揮抗菌效果,有效控制感染,減輕肺部炎症。
2. 對症治療:針對綠膿桿菌性肺炎出現的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進行處理。對於發熱,體溫超過 38.5℃時,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達到解熱作用;咳嗽劇烈時,遵醫囑使用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抑制延髓咳嗽中樞止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遵醫囑使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釋痰液,促進排出,緩解不適症狀。
3. 支持治療:綠膿桿菌性肺炎患者身體消耗大,支持治療很關鍵。保證充足營養攝入,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牛奶、雞蛋、新鮮蔬果等,必要時通過鼻飼或靜脈營養補充,維持身體能量需求,增強機體抵抗力,利於身體恢復。
4. 呼吸治療:綠膿桿菌性肺炎可能影響呼吸功能。對於有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患者,給予吸氧治療,可採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提高血氧飽和度;嚴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或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改善通氣功能,維持呼吸穩定。
5. 手術治療:少數情況下,如肺部形成膿腫且經內科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清除感染灶,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促進肺部功能恢復,但手術有一定風險,需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後謹慎選擇。
治療期間要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勞累,居住環境保持空氣流通、清潔。飲食上遵循營養均衡原則,促進身體恢復。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復查,以便醫生瞭解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