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通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伊蚊在吸食了感染登革病毒患者的血液後,病毒會在其體內大量繁殖,當這只攜帶病毒的伊蚊再次叮咬其他人時,就會將病毒傳播給新的個體,從而導致疾病的擴散。
人群對登革病毒普遍易感,在登革熱流行季節,一旦有病例出現,伊蚊作為傳播媒介,會迅速將病毒傳播開來。尤其是在人口密集、衛生條件較差、伊蚊滋生較多的地區,登革熱更容易快速傳播,造成較大規模的疫情。而且,登革熱患者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內都具有傳染性,這也增加了病毒傳播的機會。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定期清理家中的積水容器,如花盆托盤、花瓶、水桶等,減少伊蚊的滋生地。在戶外活動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劑等。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更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護。若出現發熱、皮疹、頭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