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到骨膜的症狀有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局部發熱、骨摩擦感等。
1. 疼痛:受傷後,骨膜所在部位會出現明顯疼痛,疼痛程度因損傷輕重而異,輕者可能是隱痛,重者則可能劇痛難忍,尤其是在觸碰或活動受傷部位時,疼痛會加劇。
2. 腫脹:由於骨膜受損後,周圍組織會出現炎性反應,導致液體滲出,進而引起局部腫脹。腫脹通常在受傷後不久就會逐漸顯現,且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愈發明顯。
3. 活動受限:因疼痛和腫脹,受傷部位的正常活動會受到限制。患者可能無法自如地進行屈伸、旋轉等動作,強行活動可能會導致疼痛進一步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肢體功能。
4. 局部發熱:損傷引發的炎症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代謝增強,從而導致受傷部位皮膚溫度升高,用手觸摸可明顯感覺到與正常部位的溫度差異。
5. 骨摩擦感:在一些較為嚴重的骨膜損傷中,當受傷肢體活動時,可能會感覺到骨頭與周圍組織之間有摩擦的感覺或聲音,這是由於骨膜損傷後,骨的正常結構和周圍組織的關係發生改變所致。
傷到骨膜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傷部位過度用力和再次受傷。盡量減少活動量,讓受傷部位得到充分恢復。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確保骨膜能順利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