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和疣在病因、臨床表現、傳播途徑、治療方法上存在差異。
1. 病因:皰疹主要由皰疹病毒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等;疣則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
2. 臨床表現:皰疹常表現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皰,皰液清亮,可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常見於皮膚黏膜交界處;疣的形態多樣,有乳頭狀、菜花狀、雞冠狀等,表面粗糙,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多發生於手足、面部、生殖器等部位。
3. 傳播途徑:皰疹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水皰皰液、唾液、精液等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疣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疣體或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傳播,如毛巾、衣物等,性接觸也是生殖器疣的重要傳播途徑。
4. 治療方法:皰疹的治療以抗病毒藥物為主,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同時可根據症狀給予止痛、止癢等對症治療;疣的治療方法較多,包括物理治療如冷凍、激光、電灼等、外用藥物治療如維A酸、咪喹莫特等、手術切除等。
日常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與他人共用私人物品。避免搔抓皮膚,以防破損感染。若患有皰疹或疣,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