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頭和橈骨小頭在解剖結構、功能作用、損傷表現、影像學特徵、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1. 解剖結構:橈骨頭是橈骨近端關節面,呈圓盤狀,與肱骨小頭形成肱橈關節,關節面光滑;橈骨小頭是橈骨頭下方較細部分,連接橈骨頭與橈骨幹,形態上相對橈骨頭更窄。
2. 功能作用:橈骨頭主要參與肘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運動,在運動中提供穩定關節的作用;橈骨小頭輔助橈骨頭完成前臂旋轉功能,同時在維持前臂骨骼間的力學平衡上發揮作用。
3. 損傷表現:橈骨頭損傷多因直接暴力或間接傳導暴力引起,受傷後肘關節外側疼痛、腫脹明顯,活動受限;橈骨小頭損傷常伴隨橈骨頭損傷出現,單獨損傷相對較少,疼痛部位多在橈骨小頭處,旋轉前臂時疼痛加劇。
4. 影像學特徵:在X線片上,橈骨頭損傷可顯示關節面不平整、骨折線等;橈骨小頭損傷則表現為橈骨小頭連續性中斷。CT檢查能更清晰顯示兩者損傷細節,如骨折塊大小、位置等。
5. 治療方式:橈骨頭損傷較輕時可採取保守治療,如石膏固定;嚴重時需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橈骨小頭損傷治療方式類似,根據損傷程度選擇保守或手術,手術目的是恢復骨骼正常結構和功能。
日常中若發生上肢損傷,應及時就醫明確是橈骨頭還是橈骨小頭損傷。治療後需遵循醫生指導進行康復訓練,避免過早過度活動影響恢復,定期復查觀察恢復情況,確保骨骼正常愈合和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