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可能對人體產生壓迫症狀、破裂出血、影響肝功能、Kasabach-Merritt 綜合徵等危害。
1. 壓迫症狀:當肝血管瘤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會壓迫周圍組織和器官。壓迫胃腸道可導致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等消化系統症狀;壓迫膽管時,膽汁排泄受阻,會引起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黃;壓迫門靜脈,可能引發門靜脈高壓,進而出現腹水等情況。
2. 破裂出血:雖然相對少見,但肝血管瘤一旦破裂出血,後果嚴重。會導致腹腔內大出血,引起患者劇烈腹痛、休克等,若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3. 影響肝功能:較大的肝血管瘤佔據肝臟空間,影響肝臟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肝功能指標異常,如轉氨酶、膽紅素升高等,長期可能影響肝臟代謝、解毒等功能。
4. Kasabach-Merritt 綜合徵: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情況,與特殊類型的肝血管瘤有關。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容易出現皮膚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出血傾向。
日常需定期進行肝臟超聲等檢查,監測肝血管瘤大小、形態變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劇烈運動和腹部受到外力撞擊。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