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併發症有腸出血、腸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溶血性尿毒綜合徵等。
1. 腸出血:多發生於病程第2~3周,少量便血較為常見,大量出血時可出現頭暈、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主要因傷寒桿菌侵犯腸道血管,導致血管破裂出血。
2. 腸穿孔:常發生在病程第2~3周,穿孔部位多在回腸末端,患者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腹部壓痛、反跳痛等腹膜炎症狀,是由於傷寒病灶侵犯腸壁全層,導致腸壁壞死、穿孔。
3. 中毒性心肌炎:多在病程第2~3周出現,患者可有心悸、胸悶、心音低鈍等表現,心電圖可出現ST段壓低、T波倒置等改變,主要因傷寒桿菌的毒素侵犯心肌所致。
4. 中毒性肝炎:在病程1~3周可出現,患者有肝腫大、壓痛,肝功能檢查可見轉氨酶升高,是傷寒桿菌的毒素對肝臟造成損害引起。
5. 溶血性尿毒綜合徵:少見,多發生於病程第1~3周,患者出現急性血管內溶血、進行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急性腎衰竭等表現,發病機制與傷寒桿菌內毒素誘發腎小球微血管內凝血有關。
傷寒患者在治療及恢復期間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選擇清淡、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堅硬、刺激性食物,以防誘發腸出血或腸穿孔。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