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打硬化劑的危害有局部腫脹疼痛、皮膚壞死、感染、過敏反應、影響周圍組織功能等。
1. 局部腫脹疼痛:注射硬化劑後,局部組織會因藥物刺激出現腫脹,同時伴有疼痛症狀,這是較為常見的現象,一般在注射後的幾天內較為明顯,隨著身體對藥物的吸收和組織修復,症狀會逐漸減輕。
2. 皮膚壞死:若硬化劑注射劑量過大或注射部位不當,可能導致局部皮膚血液循環障礙,進而引起皮膚壞死。皮膚會出現發黑、潰爛等表現,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需要較長時間進行修復。
3. 感染:注射過程如果沒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或者注射後護理不當,細菌容易侵入注射部位,引發感染。表現為局部紅腫、發熱、有膿性分泌物等,嚴重時可能影響全身健康。
4. 過敏反應:少數患者可能對硬化劑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注射後會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需及時進行抗過敏治療。
5. 影響周圍組織功能:如果血管瘤位置特殊,硬化劑可能影響周圍重要組織、器官的功能。比如靠近神經的血管瘤,硬化劑可能損傷神經,導致局部感覺異常或運動功能障礙。
在進行血管瘤硬化劑注射治療後,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潔乾燥,避免沾水和外力摩擦。密切觀察注射部位的恢復情況,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