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後渾身熱主要與體溫調節失衡、散熱障礙、產熱增加、血管擴張、炎症反應等有關。
1. 體溫調節失衡:中暑時,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出現紊亂,無法正常調節體溫,使得機體產熱和散熱失衡,導致體溫持續上升,進而渾身發熱。
2. 散熱障礙:高溫環境下,人體主要通過出汗、皮膚血管擴張等方式散熱。但中暑時,汗腺功能可能出現障礙,出汗減少,同時皮膚血管擴張後血液流動緩慢,散熱效率降低,熱量在體內積聚,引起渾身熱。
3. 產熱增加:在中暑過程中,身體為了應對高溫應激,代謝率會升高,細胞內的生化反應加速,產熱增多,而散熱又跟不上產熱速度,致使渾身發熱。
4. 血管擴張:中暑時,機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皮膚溫度升高,從而讓人感覺渾身熱。
5. 炎症反應:中暑會引發身體的炎症反應,炎症介質釋放,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異常升高,出現渾身熱的症狀。
日常應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長時間戶外活動,做好防暑措施,如塗抹防曬霜、佩戴遮陽帽等。若需在高溫環境工作,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適當休息。一旦出現中暑症狀,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嚴重時需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