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加大劑量、同時服用多種同類藥、酒後服藥、濫用抗生素、憑經驗用藥等。
1. 自行加大劑量:有些人認為加大感冒藥劑量能讓感冒更快痊癒,實則不然。超量服用感冒藥可能會使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如對肝腎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引發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2. 同時服用多種同類藥:部分人覺得多種感冒藥一起吃效果更好,卻不知很多感冒藥成分相似,同時服用易導致某些成分過量。比如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會損傷肝臟,增加不良反應風險,不但不能加快康復,反而危害健康。
3. 酒後服藥:酒精會與感冒藥中的成分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還可能引發不良反應。酒精會干擾藥物代謝,使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改變,增加藥物毒性,同時加重肝臟負擔,不利於身體恢復。
4. 濫用抗生素: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法治療感冒,還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使後續真正細菌感染時抗生素治療效果變差,增加治療難度。
5. 憑經驗用藥:不同人感冒症狀和病因有差異,不能僅憑以往經驗用藥。自行用藥可能藥不對症,延誤病情,應根據具體症狀、體徵及醫生診斷合理選擇感冒藥。
感冒用藥需謹慎,出現感冒症狀不要盲目自行用藥。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藥物並按規定劑量、療程服用。同時,治療期間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以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