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保守療法的主要措施包括飲食調整、控制血壓、糾正貧血、調節鈣磷代謝、防治感染等。
1. 飲食調整:遵循優質低蛋白飲食原則,減少非優質蛋白攝入,保證足夠熱量供應,以減輕腎臟負擔。同時控制鈉、鉀、磷的攝入,根據病情調整水分攝入,避免加重水腫和高血壓。
2. 控制血壓:高血壓會加速腎衰竭進展,需積極控制血壓。合理使用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範圍,減少對腎臟的損傷。
3. 糾正貧血:慢性腎衰竭常伴有貧血,可通過補充促紅細胞生成素、鐵劑等糾正貧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機體各組織器官的氧供。
4. 調節鈣磷代謝:腎衰竭時鈣磷代謝紊亂,易出現高磷血症和低鈣血症。可使用磷結合劑降低血磷,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等糾正低鈣血症,預防腎性骨病。
5. 防治感染:患者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感染源,一旦發生感染,及時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慢性腎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定期復查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嚴格按照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不可自行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出現不適症狀及時就醫,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延緩腎衰竭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