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腸桿菌感染可引發發熱、咳嗽、腹瀉、尿痛、傷口感染等症狀。
1. 發熱:陰溝腸桿菌作為一種病原菌,侵入人體後會激活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在對抗病菌過程中會釋放致熱物質,從而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導致發熱症狀出現,體溫可呈現低熱,也可能高達39℃甚至更高。
2. 咳嗽:當陰溝腸桿菌感染呼吸道後,會對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與損傷,引發炎症反應,促使呼吸道分泌大量痰液,為排出痰液以及清除病菌,身體會通過咳嗽這一反射動作來進行自我保護,咳嗽程度輕重不一。
3. 腹瀉:若陰溝腸桿菌進入腸道,會破壞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平衡,釋放毒素影響腸道的正常消化與吸收功能,導致腸道蠕動加快,水分吸收不完全,進而出現腹瀉症狀,大便次數增多,質地稀薄。
4. 尿痛:陰溝腸桿菌侵犯泌尿系統時,會在尿道、膀胱等部位引發炎症,炎症刺激尿道黏膜,使得患者在排尿時產生疼痛、灼燒感,嚴重影響排尿體驗。
5. 傷口感染:如果皮膚有破損,陰溝腸桿菌可能侵入傷口,在傷口處大量繁殖,引發局部炎症反應,表現為傷口紅腫、疼痛、滲液等,若不及時處理,感染可能進一步擴散。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飲食上注重食物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切不可自行停藥或增減藥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導致病情反復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