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藥療法有中藥內服、中藥熏蒸、中藥外敷、針灸推拿、中藥離子導入等。
1. 中藥內服:依據患者具體症狀、體徵及辨證結果,選用不同方劑。如肝腎虧虛者,常以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滋補肝腎;氣滯血瘀者,多用身痛逐瘀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寒濕痹阻者,獨活寄生湯可起到散寒除濕、通利筋脈之效。通過口服中藥,從整體調節身體機能,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症引發的不適。
2. 中藥熏蒸:將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中藥碾碎,裝入布袋蒸後熱敷於腰部及臀部、下肢疼痛部位。利用中藥蒸汽的溫熱和藥力,使藥物經皮膚滲透,直達病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麻木等症狀。
3. 中藥外敷:把中藥製成膏劑、散劑等,直接敷於腰部疼痛處。如消痛貼膏等,藥物通過皮膚吸收,可起到消腫止痛、疏通經絡作用,緩解局部肌肉緊張,減輕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刺激。
4. 針灸推拿:針灸選取腰部及下肢相關穴位,如腰部腎俞、大腸俞,下肢環跳、委中等,通過針刺調節經絡氣血運行。推拿則運用揉、按、推、扳等手法,調整脊柱關節位置,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壓力,促進突出物回納或改變其與神經的位置關係。
5. 中藥離子導入:借助儀器將中藥離子通過皮膚導入體內,使藥物在局部發揮作用。常用藥物有丹參、川芎等,能改善局部微循環,消除神經根炎症水腫,減輕疼痛症狀。
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防止病情加重。同時,應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久站,減少腰部負重,適當進行腰部功能鍛鍊,如小飛燕、五點支撐法等,以增強腰部肌肉力量,穩定腰椎。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需及時就醫,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