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磨削術的副作用有色素沈著、感染、瘢痕增生、皮膚敏感、粟丘疹等。
1. 色素沈著:皮膚磨削術後,局部皮膚受到刺激,黑色素細胞功能活躍,易出現色素沈著現象。尤其是膚色較深者,在術後護理不當、防曬不到位的情況下,色素沈著更為明顯,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影響皮膚外觀。
2. 感染:手術破壞了皮膚的完整性,若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或術後護理不當,細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傷口,引發感染。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發熱,嚴重時可能出現膿性分泌物,影響傷口愈合,甚至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
3. 瘢痕增生:磨削深度過深、個體為瘢痕體質等因素,都可能促使瘢痕組織過度增生。瘢痕增生不僅影響皮膚的平整光滑,還可能伴有瘙癢、疼痛等不適症狀,對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4. 皮膚敏感:術後皮膚的屏障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破壞,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變得更加敏感。表現為對冷熱、化妝品等刺激反應強烈,容易出現發紅、瘙癢、刺痛等症狀,需要較長時間恢復正常。
5. 粟丘疹:皮膚磨削術後,皮膚的代謝和修復過程可能出現異常,導致皮脂腺開口堵塞,形成粟丘疹。粟丘疹通常為白色或黃色的小顆粒,突出於皮膚表面,影響皮膚的美觀度。
皮膚磨削術後要做好護理工作,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用藥,注意防曬,避免外界刺激,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