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毛囊炎與癤的區別

發佈時間:2025-07-26 05:36:05

毛囊炎與癤在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毛囊炎主要由細菌感染毛囊引發,常見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多因皮膚不清潔、搔抓及機體抵抗力下降等誘發。癤則是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同樣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皮膚擦傷、糜爛等使細菌易於侵入繁殖引發。

2. 臨床表現:毛囊炎症狀相對較輕,初期為紅色充實性丘疹,隨後頂端形成膿皰,周圍有紅暈,膿皰乾涸或破潰後形成黃痂,痂脫落後一般不留瘢痕,好發於頭面、頸部、臀部及外陰等部位。癤初起為毛囊性炎性丘疹,後逐漸增大,呈紅色硬性結節,伴有疼痛,數日後結節中央變軟,頂部出現黃白色膿栓,膿栓脫落後有膿血和壞死組織排出,炎症逐漸消退愈合,常單發,好發於頭面部、頸部、背部等毛囊和皮脂腺豐富部位。

3.治療方法:對於毛囊炎,症狀較輕者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局部塗抹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等即可。症狀較重、泛發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療。癤在早期未化膿時,可外用魚石脂軟膏、碘酊等,輔以熱敷等物理治療;已化膿破潰者,需切開排膿,同時根據病情口服或靜脈應用抗生素。

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摩擦皮膚,防止皮膚破損。合理飲食,少吃辛辣、油膩、甜食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若出現皮膚問題,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

毛囊炎與癤的區別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