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危害

發佈時間:2025-07-25 14:31:10

細菌性食物中毒可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危害。

1. 惡心:細菌在體內產生毒素,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胃部肌肉收縮,引發惡心感,這是身體對有害物質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常為食物中毒的早期表現。

2. 嘔吐:胃腸道受到細菌及其毒素的強烈刺激,促使胃內容物經食管、口腔排出體外,頻繁嘔吐會導致身體丟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

3. 腹痛:細菌感染引發胃腸道炎症,炎症因子刺激腸道神經末梢,引起腸道痙攣,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臍周或下腹部。

4. 腹瀉:細菌破壞腸道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腸道蠕動加快,水分和電解質吸收減少,大量腸內容物快速排出,形成腹瀉,嚴重時可導致脫水。

5. 發熱:細菌及其毒素進入血液,刺激免疫系統,免疫系統釋放致熱物質,使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引起發熱,發熱程度因個體差異和感染細菌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

日常應注意飲食衛生,食材要新鮮,烹飪過程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儲存食物要注意溫度和時間,防止細菌滋生。一旦發生疑似細菌性食物中毒,需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以便盡快恢復健康。

相關文章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危害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