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症狀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大小便失禁等。
1. 腰部疼痛:這是腰椎病較為常見的症狀,多為隱痛、酸痛或脹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常因勞累、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等因素加重,休息後可緩解。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椎棘突旁及兩側肌肉處。
2. 下肢放射性疼痛:多由腰椎病變壓迫神經所致,疼痛沿神經走行向下放射,可從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部。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可使疼痛加劇。
3. 麻木:神經受壓時間較長會出現下肢麻木症狀,感覺減退,嚴重時可影響正常活動。麻木區域與受壓神經支配區域相符。
4. 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會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需停下休息片刻後才能繼續行走,但行走不遠又會重復上述症狀。
5. 大小便失禁:此症狀相對少見,多在腰椎病病情嚴重,神經受壓極為嚴重時出現,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腰部過度勞累與受寒。工作中定時起身活動,進行適量腰部鍛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嚴格遵醫囑治療,切不可自行盲目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加重身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