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患者一般隔離至體溫正常、症狀基本消失且實驗室檢測病毒核酸陰性,通常不少於發病後 7 天。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對患者進行隔離,是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擴散。發病初期,患者體內病毒載量較高,傳染性強,隨著病情發展和身體恢復,病毒在體內逐漸被清除,傳染性也隨之降低。
在隔離期間,患者應處於獨立的空間,減少與他人不必要的接觸。醫護人員或照顧者在接觸患者時需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被感染。同時,要做好患者居住環境的防蚊滅蚊工作,防止蚊蟲叮咬患者後再叮咬其他人,從而造成病毒傳播。
日常生活中,即便患者隔離期滿恢復健康,也需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以促進身體完全康復。飲食上,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前往蚊蟲密集的場所,外出時可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產品,防止再次感染基孔肯雅熱或其他蚊媒傳染病。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