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早期臨床表現有皮膚症狀、關節疼痛、全身症狀、腎臟症狀、血液系統症狀等。
1. 皮膚症狀:約80%患者有不同類型皮膚損害,典型的是面部蝶形紅斑,橫跨鼻梁和雙側臉頰形似蝴蝶;盤狀紅斑多呈邊界清晰的圓形或橢圓形,好發於頭面部、頸部等暴露部位;黏膜紅斑可出現在口唇部,表現為黏膜糜爛或潰瘍。
2. 關節疼痛:多數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症狀,可累及多個關節,如手指、手腕、膝關節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關節腫脹,但一般較少出現關節畸形。
3. 全身症狀:早期可出現發熱,多為低熱,還可能伴有乏力、疲倦、厭食、體重下降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忽視。
4. 腎臟症狀:有些患者早期會出現蛋白尿、血尿等腎臟受累表現,可能伴有水腫,多從眼瞼、下肢等部位開始。
5. 血液系統症狀:可出現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等;白細胞減少,導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血小板減少,可能出現皮膚瘀點、瘀斑等。
紅斑狼瘡早期症狀多樣且不典型,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陽光直射,保持良好心態。確診後需嚴格遵醫囑治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