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感染症狀包括疼痛、瘙癢、紅腫、分泌物增多、發熱等。
1. 疼痛:肛門感染時,炎症刺激周圍神經,會產生明顯疼痛感,尤其在排便時,糞便對感染部位的摩擦會使疼痛加劇,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和休息。
2. 瘙癢:感染引發局部炎症,刺激肛周皮膚,導致瘙癢感。患者常不自覺搔抓,可能進一步損傷皮膚,加重感染。
3. 紅腫:感染區域會出現充血、水腫,外觀上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發紅、腫脹,嚴重時可波及較大範圍。
4. 分泌物增多:感染會促使肛門腺分泌更多物質,同時炎症滲出物也會增加,導致肛門周圍有異常分泌物,可能伴有異味。
5. 發熱:如果感染嚴重,細菌或病毒入血,引發全身性炎症反應,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症狀,體溫可高於正常範圍,還可能伴有乏力、頭痛等不適。
出現肛門感染症狀後,要注意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後用溫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選擇寬松、透氣的內褲,減少局部摩擦。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狀。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