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感染霉菌可通過局部處理、抗真菌藥物治療、改善營養狀況、控制基礎疾病、加強日常護理等。
1. 局部處理:首先要對感染傷口進行清潔與消毒,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去除分泌物和壞死組織,保持傷口清潔,防止霉菌進一步滋生。之後根據傷口情況,合理選擇敷料,促進傷口愈合,抑制霉菌生長。
2. 抗真菌藥物治療:根據感染嚴重程度選擇合適藥物。對於輕度感染,可外用抗真菌藥膏,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直接塗抹於傷口表面,抑制霉菌繁殖。嚴重感染則需口服或靜脈使用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但使用時要注意藥物副作用。
3. 改善營養狀況:保證充足營養攝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肉類、蛋類、新鮮蔬果等,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傷口恢復和對抗霉菌感染。
4. 控制基礎疾病:若存在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需積極控制病情。高血糖環境利於霉菌生長,通過合理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可減少霉菌感染風險,促進傷口愈合。
5. 加強日常護理:保持傷口周圍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沾水,防止二次感染。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對傷口的刺激。
傷口感染霉菌後,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處理,按時用藥、定期換藥。同時,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以促進傷口早日康復,防止霉菌感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