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心臟病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心臟雜音、呼吸困難、乏力、水腫等。
1.關節疼痛:常累及多個關節,如膝、踝、肩、腕等,呈游走性、對稱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在天氣變化、勞累等情況下可能加重,可伴有紅腫、發熱等表現,嚴重影響關節活動。
2.心臟雜音:心臟聽診時可聞及特徵性雜音,這是由於風濕病變侵犯心臟瓣膜,導致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血液流動異常而產生的聲音,不同瓣膜受累雜音特點有所不同。
3.呼吸困難:隨著病情進展,心臟功能受損,心臟泵血能力下降,導致肺部淤血,引起呼吸困難,初期可能在活動後出現,病情加重後靜息狀態下也可能發生。
4.乏力:心臟功能減退,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血液和氧氣,身體各組織器官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從而使人感到乏力、疲倦,日常活動耐力明顯下降。
5.水腫:多表現為下肢水腫,嚴重時可蔓延至全身,因為心臟功能不全,靜脈回流受阻,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所致,還可能伴有腹水、胸水等。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防止關節和心臟負擔加重。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部位,避免寒冷刺激誘發症狀。飲食上要控制鹽分攝入,減輕心臟負擔。同時,務必嚴格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