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感染基孔肯雅熱不建議哺乳。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該病毒可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體液等中。乳汁中也可能含有病毒,若此時進行哺乳,病毒就有可能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感染基孔肯雅熱。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感染後可能引發較為嚴重的症狀,對其健康造成較大威脅。
而且,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不適症狀,身體較為虛弱,需要充分休息和積極治療。治療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一些藥物,這些藥物也可能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影響嬰兒的正常發育。
在感染基孔肯雅熱期間,應暫停哺乳,採用其他合適的餵養方式,如使用配方奶等。同時,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防止病毒傳播給他人。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待身體完全康復,經醫生評估後,再考慮恢復哺乳。恢復哺乳前,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潔,定期擠出乳汁,防止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