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張和肺炎在病因、症狀、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
1. 病因:肺不張常因支氣管阻塞引起,如痰液堵塞、腫瘤壓迫等,導致相應肺組織氣體吸收,肺體積縮小;肺炎主要由病原體感染所致,像細菌、病毒、支原體等侵犯肺部引發炎症反應。
2. 症狀:肺不張症狀多為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嚴重程度與肺不張範圍有關;肺炎症狀通常起病較急,有發熱、咳嗽、咳痰,痰液性狀因病原體不同而異,還可能伴有呼吸急促等。
3. 影像學表現:肺不張在影像學上顯示肺組織密度增高,體積縮小,肺紋理聚攏等特徵;肺炎影像學可見肺部片狀或斑片狀陰影,不同類型肺炎陰影形態有差異。
4. 治療方法:肺不張治療重點是解除支氣管阻塞,根據病因採取不同措施,如吸痰、手術切除腫瘤等;肺炎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原體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給予對症支持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鍛鍊,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肺部疾病發生風險。若出現咳嗽、發熱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嚴格遵醫囑治療,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