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等,治療方法有多種,涵蓋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不同方式。
一、骨性關節炎的症狀:
1. 疼痛:初期多為輕度至中度的間歇性隱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緩解。隨著病情進展,疼痛會逐漸加重且持續時間延長。
2. 腫脹:關節周圍軟組織可出現腫脹,有時伴有積液,這是由於關節軟骨磨損、滑膜炎症等導致。
3. 僵硬:晨起或長時間休息後關節會出現僵硬感,活動後僵硬症狀可逐漸緩解,但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
4. 活動受限: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減小,可能出現關節卡頓、彈響等現象,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行走、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
2.骨性關節炎的治療:
1. 非藥物治療:包括患者教育,讓患者瞭解疾病知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減輕體重、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等;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理療等,可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2.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能減輕炎症和疼痛;軟骨保護劑,可促進軟骨修復和再生;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如玻璃酸鈉,能增加關節潤滑,減輕磨損。
3. 手術治療:對於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關節置換術、關節清理術等,以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根據病情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同時,要注意關節保暖,可適當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保護關節。